【中国中医药报】 严铸云:踏实求是做学生科研“领路人”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7425
严铸云近照
在巴山蜀水间跋涉,他带领学生探寻中药性效和资源形成的奥秘,这一走就是30年;在三尺讲台的天地里,他引导学生开启中药发现之旅,领悟生命之道,这一讲就是30年;在中药研究的科学世界中,他埋头苦干,潜心攻关,揭示中药微生态的一个又一个谜题,这一做就是30年。
他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教授严铸云。在今年的教师节,他获评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第三届年度人物。
实践:把课堂搬到大自然的“天然药园”,用脚步“阅览”中药材“百科全书”
10月,严铸云带领一批学生刚刚完成了在泸州市叙永县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实践。这门设在“天然药园”里的课堂,是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的必修课,这一传统已坚持了60年。
1993年,还在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严铸云,已开始协助导师进行野外实习教学。寻药、认药、采药、观察、记录,他带着学生们爬山涉水,用脚步“阅览”自然课堂中这部中药材“百科全书”。
“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大部分山山水水都走过了,很大一部分中药材在我脑海里都有大概的形象和分布状况。”在严铸云看来,爬山的目的除了辨识中草药以外,还需要熟悉药用植物特定的生长环境以及理解植物何以为药的问题。这也是在每一次野外实习过程中,他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博士研究生伍艳红从大四起便跟着严铸云做科研。野外实践期间,白天他们在山林中穿梭,晚上回到驻地后,严老师总会给他们额外“加菜”。
“严老师时常挖一些不好认的植物回来给我们辨认,我们将其解剖,仔细观察。有时晚上九、十点钟了,大家还坐在屋外的沙发上热烈地讨论。”伍艳红时常会怀念这种学习氛围,“正是这些‘加餐’,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很多冷门植物。”
“作为老师,首先要博采众长并融会贯通。不能当知识的二传手,这对学生成长无益。要用广博的知识面去教授学生,就会从各个层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严铸云的教育心得。
野外实践,会遇到不少意料之外的事。有时突然前方没了路,严铸云便会带领学生开路,他也总能找到丛林里植物的粗枝、藤条,教会学生借势而行,安全返回。
“一些意外经历,或许会让学生终生难忘,也让他们对某一个东西理解更深刻。”严铸云还记得有一年在北京开会,偶遇一位曾经带过的学生。学生谈及读书期间的一次野外实践,唤醒了他们共同的回忆。
“那年在山上考察,塌方挡住了去路。团队换了一个方向,仍未找到下山的路。这时,大家便找到很粗的五味子藤,固定好后,挨个顺藤而下。”时隔多年,这位同学仍然感慨万千,他对严铸云说,“严老师,从那次后,我永远地记住了五味子藤长什么样。”
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将教学实践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是这堂课秉持的理念。“这次带着学生赴叙永考察当地中药资源,就是为了更好地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严铸云说道。
研究:首提“中药微生态学”概念,将“植物成药性”理论引入教材
从野外课堂到校内讲堂,严铸云一直坚持科研反哺教学。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是最早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之一。严铸云负责这门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已有30余年。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之下,该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药用植物学》实际上有三个内容。”在采访中,严铸云细细道来,“看它长什么样,这是形态学;界定它是什么植物物种,这是分类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它呈现什么样的结构,这是解剖学。”
在教材编写中,专家们一直追寻《药用植物学》的“药味”,但通常只是在《植物学》的基础上引用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例子而已。
学生应当如何去认识植物和药的关系?为什么有些植物不能作为中药呢?严铸云认为,可以从生物学或者生命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中药。“通常我们将中药理解成药物。但通过药用植物学,我们会发现中药也是具有生命的植物,它的产生、形成和治疗过程都是一种生命形式,或者是一种新生命形态的转化过程。”
经过多年思考与研究,严铸云开始将这些思考融入教学之中,并传授给学生。
“这也是《药用植物学》作为全国唯一一门植物学精品课程的教学理念。”后来,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时,他率先将自己归纳提炼的“植物成药性”理论与业内专家的研究成果相融合,编写进了教材之中,从植物的遗传特性、环境特性、人文特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植物和药的关系,促进生物学知识和中药认识论、方法论的融合,真正提升了教材“药味”。
此外,早在20多年前,严铸云就敏锐地洞察到微生物和中药品质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他率先启动了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作用机制解析工作,逐步揭示了微生物在药用植物生长与成药方面的特殊作用,首次提出“中药微生态学”概念和知识框架体系。他主编的国内首部《中药微生态学》专著,激励着无数学子关注和走进“中药微生态”这一崭新的科学世界。
在工作中,严铸云一直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人类发展的理念,攻坚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川丹参连作障碍问题,建立了丹参品质调控技术体系;阐释了川芎道地产区自然地理边界;突破了川贝母人工种子创制及生产栽培关键技术。
传承:师承名师传承创新,引领学生找寻自己的科研之道
“厚德,博学,精思,笃行”,这是校训里的成中医精神。在成中医的校园里成长,从学生到老师,这种精神在严铸云身上一脉相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学校毕业后,严铸云被分配至家乡的县医院工作。尽管在校期间中药鉴定等课程学得不错,但工作后他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仍有不少知识需要填补。
“比如,中药为什么能治病,我的理解是不够的。”于是,严铸云又回到母校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中医专家万德光教授等名师的指引下,在对中药强烈的兴趣驱动下,他对药用植物学展开了深入研究。
“老师在我成长过程中倾注大量心血,他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严铸云至今仍记得这个画面:2008年,万德光教授坐在医院病床前,一边照顾身患重病的老母亲,一边逐字逐句地检查由严铸云整理的中药品质理论资料。“先生这种求实精神,一直鼓励和鞭策着我,要踏踏实实地做研究。”
走上三尺讲台后,严铸云秉承着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不光是学做科研,还要学会做人。在学生的心里,严老师人如其名,严谨、严厉。
“在科研上,严老师对我们自我学习、时间管理上严格要求,促使我们能自律,主动汲取知识。但在生活上,他是宽容的。他希望我们能把握主动性,快乐科研。”随着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深,严老师专注的科研精神与深邃广阔的学术思想,让学生们愈发敬佩。“老师希望我们这帮学生毕业后,每个人都能坚定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严铸云的学生表示。
实际上,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严铸云有着不同的期待。“对本科生,是要激发他们对中药的兴趣和情感,只有产生热爱,他们才能坐得住,去学习和研究中药;对研究生,要引导他们走上科研之路;对博士生,我要求他们能超越我。”严铸云时常对学生说:“不要成为知识的奴隶,要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会驾驭知识,最后形成自己的科学之道。”
何以为师?严铸云用自己的教育方式书写了精彩的一笔!这一笔也深深影响着他周围的青年教师。
“在工作上,严老师是同事。但我们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和朋友。”青年教师周涛时常记得严铸云的话,“要严肃对待科研工作”。从野外实践到校内教学,严铸云言传身教,他教会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科研人和教育者必备的素质——坚持、严谨、细致。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7425
(编辑/张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