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教研室2020年度教学质量提升月总结顺利完成
康复教研室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月中,积极开展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
1.立足于立德树人,开展思政公开课教研活动。2020年5月18日下午,康复教研室开展了思政公开课教研活动,教研室刘琦老师在腾讯会议上做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报告,康复教研室全体成员在线听取学习报告。刘老师结合本学期自身作业疗法等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实践讲解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如何设置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方法,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的“标准”。给教研室老师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 以老带新,坚持青年教师听课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一方面,教研室青年教师通过线上课堂及线下课堂听取经验丰富老师的课程,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研室经验丰富老师进入青年教师课堂,对青年教师教学纪律,教学态度、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进行教学督促和指导,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帮助他们迅速成长。
3. 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康复治疗学课程成功申报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示范课。疫情期间,教研室老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探索,利用QQ直播、腾讯会议、掌上金课、雨课堂、学习通等直播软件和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理论试验直播教学及线上补考重修考试。康复治疗学课程经过前几年的线上教学探索,疫情期间进一步丰富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总结线上教学经验,成功申报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示范课。
4. 积极行动,接受康复治疗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督查。康复治疗学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于2019年评为省级一流学科,教研室在新的起点总结经验,找差距,推动学科进一步提升,并于6月积极行动接受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督查。
5.进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大讨论。2020年5月18日下午,康复教研室全体成员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大讨论。教研室6位老师均围绕学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意见、结合康复专业及个人发展积极讨论发言。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学科建设:一方面加强康复与中医、西医等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教研室课程比较多,有20门左右,教研室目前只有6个人,老师平均承担3-4门课程教学,部分课程1人承担,教研室老师之间今后在基础知识评定治疗的课程之间衔接和整合上形成交流制度及听课制度,加强沟通。在教学计划修订中案例式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加强临床思维培养。
教学方面:康复做为一门相对较新学科,在理论教学方面,需要利用网络资源及专业书籍学习,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结构,抓好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教研室老师普遍存在临床接触较少,临床经验不足。需要通过培训、进修、临床实践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理论和技能齐头并进,更好培养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型人才。同时结合我们康复专业优势,强教学网上资源建设,做出我们专业特色。
科研方面:科研工作是绝大多数教研室老师的短板,科研上基础和经验缺乏,今后需要注意多下功夫,交流碰撞,搭建平台、团队协作,不断学习探索,补齐科研短板,力争突破。
人才培养方面:在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的中医文化与理论自信,对康复专业自信,对西医及其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创新,对学生的科研想法进行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和科研思路的学习,指导进行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申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在康复志愿服务中提升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最后,学院金荣疆院长讲话指出:目前康复学科存在专业领军人才不足,平台不足。教学做得起走,科研瘸腿,理论教学做得起走,临床瘸腿,学科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国际化瘸腿。我们要抓住国家战略层面对康复健康的重视机遇,围绕学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大讨论意见三个方向、四个方面,十大关系认真总结讨论思考以下问题:20年的建设中,取得哪些成绩?学科、专业、课程优势与特色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创新做得怎么样,内部管理有没有问题,机制是不是鼓励先进,促进积极向上,开放包容做了什么?高水平与特色的关系,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专业的创新发展?学科建设应该怎么走?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形成共识。
此次大讨论,金荣疆院长出席会议并对教研室讨论进行指导,各位老师踊跃发言,刘琦老师也分享了课程思政的一些心得体会,讨论持续1个多小时。对今后老师个人、教研室基层工作、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图/文:康复医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