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党组织事迹展播
“我们有且仅有4人,需要更加地努力和团结才能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刘小滨介绍,养生康复学院健康服务与旅游管理党支部的前身是旅游管理党支部,在2017年我校新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停招旅游管理专业的情况下,原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开始进行专业转型,旅游管理党支部也组建为健康服务与旅游管理党支部,4名党员分别是沙莎、马锐、刘佼和她自己。
面对新专业转型,一方面他们失去了原本熟悉的专业依托,对未来何去何从感到迷茫,但另一方面,转身投入健康服务与管理新专业的学习和建设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专业转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不易。他们有过担忧,有过焦虑,有过畏难情绪。艰难时刻,是党支部把他们团结在一起,重新唤起了凝聚力,激发了战斗力。定期召开的支部大会,帮助他们强化了作为一名党员和教师的责任感,营造了有力团队氛围。学院党委的谈心谈话,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支持,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支部4名党员也都发挥了各自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沙莎老师在科研上的努力拼搏、刘佼老师在教学上的精益求精、马锐老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辞辛苦、刘小滨老师在新专业学习中的认真和投入,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在党支部的团结稳定下,他们给自己定下了专业转型的三个原则。一是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姿态拥抱时代的变化,拥抱职业生涯的转折。二是调整节奏,迎难而上,跟上学校改革的步伐。面对学校的一系列改革,他们还是深感压力大,总觉得自己在新的专业领域积累的还不够,达不到要求、做不出成绩。但作为学校的一份子,作为共产党员,他们又意识到应该作出调整和努力,加快自己的节奏,跟上集体的步伐。三是调整知识结构,保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血液,为新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打好扎实基础。在这样的目标和要求下,他们在专业转型和新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面临的艰巨任务是解决四个“新”的问题。一要负责专业建设可借鉴经验少、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缺少专业教材的新专业;二要熟悉市场尚未成熟的新产业;三要学习健康管理这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学科;四要面对职业生涯的转型和“危”“机”并存的新开始。
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小心求证,做出了积极努力。老师们走出去,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药科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海南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成都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攀枝花医学院等学校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教学交流。他们积极考察并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搭建人才培养产学研平台,在太平人寿梧桐人家高端养老社区、琼海中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健管专业的实习基地,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服务与管理高素质人才。
老师们积极编写教材,解决新专业无规划教材的难题,目前已出版了自编教材《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首轮规划教材中《健康旅游学》的编写,同时正在编写其它多本专业自编教材。为加强转型过程中新专业知识的学习,支部党员通过参加业界和学界会议,掌握前沿动态,通过参加培训进修,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
党员们还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目前4名支部党员共主持课题27项,其中其中国家社科1项,发表论文43篇,形成研究报告13篇。在教学工作方面,更加重视提高教学水平,支部党员多次在校内外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奖,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也获得了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通过强化社会服务进一步增强支部的战斗力。支部党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扶贫工作,近三年来多次赴盐源、宜宾、苍溪等地,为帮扶地区编制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讲座,先后举办公益讲座10余场,完成产业规划5项。
他们还在服务政府咨询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健康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支部党员多次受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成都市中医药管理局邀请,参加相关调研,谏言献策,服务地方。尤其是支部党员沙莎和刘佼两位老师,2018年底承担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调研课题,今年3月课题研究团队赴我省雅安市、丹巴县多地考察调研,多次与当地政府、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专访和座谈,全面系统开展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有针对性的4篇研究报告,分别是《四川民族地区休闲度假游发展路径研究——以丹巴县为例》《四川乡村旅游升级研究——以民宿为例》《科学开发景区的建议》《关于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的建议》,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送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办公厅及省直有关部门,获得了省委领导的亲笔批示,被省政府四大班子参阅。
“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做好党员,建好党支部!”刘小滨表示,支部4名党员将继续努力,逐梦新征程。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