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黄蔚就中国中医药专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采访我校校长梁繁荣教授,访谈全文刊发在2015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上。访谈全文如下:
开发好中国传统医学这个宝库
——访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校长梁繁荣教授
■本报记者 黄蔚
国庆期间,一个中国科技成就的大喜讯不期而至:中国中医药专家屠呦呦因为多年来潜心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教育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梁繁荣教授,就中医药的现实贡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获诺奖证明了中医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
记者:您认为中国获得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界的诺贝尔奖来自中医药领域,是不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作为中医药界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奖项对中医药的特殊意义?
梁繁荣:屠呦呦开发出的创新成果青蒿素,对疟疾具有100%疗效,比奎宁便宜,更加经济适用,成为标准治疗法,在全世界推广应用。这个奖颁给屠呦呦,承认了中医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这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成功典范。
屠呦呦团队对中国和世界科技的贡献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将青蒿素的提取和使用列入了国家的专项攻关“523项目”;二是避免了高温的熬煮方式,采用乙醚低温提取的方式萃取青蒿素,保证了百分之百的疗效;三是将青蒿素治疗疟疾用于临床,从而解决了大量疟疾患者的病痛。屠呦呦不仅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还和课题组到海南地区,深入实地在20多位疟原虫感染者身上试用后才发现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从而挽救了大量恶性疟疾和脑疾的患者。
这个奖出在中医药领域,其实早就有历史的铺垫了。早在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中医药就开始走向东南亚。16世纪左右开始传向欧洲,目前全世界有183个国家在研究针灸,还有许多国家为中医立法或列入医疗保险。在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的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医药能够获国际认可首先在于有效
记者:您作为国家“973项目”针灸的首席科学家,您认为中医药能够得到国际上认可,其优势是如何体现的?
梁繁荣:中医药能够在国际上受欢迎,首先是在于有效,对于慢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有它的优势;其次是通过科研手段提高疗效。针刺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类似吗啡一样。中医手段能实现良性调整,有效保护身体器官,而且副作用小。
屠呦呦所取得的成果也是这样,首先是科学含量高,从传统的植物药源中,通过科技手段萃取出来的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提高;其次是比奎宁等药物便宜,并且副作用小。
我所认识的国外一名女编辑,50多岁了,因为中风后遗症偏瘫,西药吃过了无数种,效果却并不明显,她时刻被病痛折磨着,感觉自己处在毫无希望的黑暗中,经过3个月的针灸诊疗,效果明显,后来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来纪念中医帮她走出黑暗的过程和感受,这是中医药取得良好疗效的一个例证。
1972年随同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位记者,当时得了阑尾炎,疼痛难忍,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中方提出可以用针刺麻醉,因为西药麻醉有副作用,而针刺麻醉几乎没有,结果这位痊愈的记者回国后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对这次奇特的用针刺进行麻醉的经历进行了回顾,引起西方社会对中医药的强烈兴趣和关注。目前,针刺麻醉已经不是新鲜事了,现在被广泛用在拔牙、开颅、胸部等手术中。
中医药的疗效有其独特的机理作用。青蒿素是单体,但现在国际上越来越认同中医复方的作用。如《自然》《科学》《新英格兰》、《胃肠病》杂志等都刊发了关于中医药复方的文章,如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等等。
记者:既然中医药这么受欢迎,那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梁繁荣:现在国际就业市场上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复合型人才:首先是中医药功底要扎实,技术要过硬;其次是要有深厚的英语底子,以前国际交流要派专门的翻译,现在需要中医从业者个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么多年来通过与中国的医学交流,自己也能培养出中医类的高层次人才,对中医药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目前,我们与葡萄牙开展合作,开办了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宝德分校,每年有几十个人的培养规模。相信通过越来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我们的传统中医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从我们学校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好的专业如中医学要超过重点线40分到50分,其他一些专业也要超过20分到30分才能录取。说明目前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是很高的。
中医药旺盛的生命力会长久保持下去
记者:您作为973项目针灸的带头人,怎么来看待中医药的发展走向,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使中华医药更有竞争力?
梁繁荣:中国的针灸,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针灸是我国最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毛泽东谈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首先提到的就是中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次会上表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也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
中医药是老祖宗几千年留给我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宝贵的积累。中医药的内涵也非常丰富,是在众多实践基础上摸索出来的,目前流传下来20多万个方子要研究再创新,要用针灸的国际化带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要让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要更加重视理论体系的建立,只有采取多学科的协作方式、现代科技的萃取方式和大兵团的组织形式,才能促进中医药的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入到中医药的投入有20多亿元,平均每年几亿元。通过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个契机,要促进国家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加大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医药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应用好了会对全人类的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如“一带一路”中,更应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记者:从长远来看,中医药怎样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梁繁荣:中医药要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还要坚持几个“自信”:一是理论自信,我们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等中医理论体系;二是方法自信,如青蒿素生绞汁,这是我们从大量临床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三是疗效自信,经过千百年的基层实践,已经在广大患者中产生了良好的疗效和口碑,可以增强大家对中医疗效的自信,从而更好地在世界上推广我们传统的中医药,造福于世界各地的人们。
(编辑:罗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