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表彰大会,授予60位教师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我校艾儒棣、张廷模、马烈光3名教授获此殊荣,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刘延东发表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知名院校和学科,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刘延东指出,60年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长足发展,培养了近200万中医药专门人才。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彰显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品质和良术济世、大医精诚的价值追求,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作出了贡献。刘延东强调,要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筑牢大健康理念,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医科教协同,加强“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综合教育,坚持师承教育贯穿始终,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大中医机理、方剂等攻关力度,加强中医古籍、传统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应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以中医宝库和中国智慧造福更多民众。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国务院副秘书长蒋小涓出席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马建中、王志勇、闫树江出席表彰会议,并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我校校长余曙光、教务处处长王飞以及相关人员应邀参加会议。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工作是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来的第一次,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的国家级奖励。评选表彰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旨在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严谨笃学、立德树人的师德师风和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潜心教学、精心育人、追求卓越,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确定了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表彰人选,我校获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二。
艾儒棣教授,72岁,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达46年,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川派文氏皮肤科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秉承“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扎实中医理论功底,又能不断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开设丹药等特色制剂实验课程,使濒临消失的外科绝技得以流传;不断优化中医外科学的课程体系,结合临床经验创新教学内容,并在近三版的全国规划教材中得到沿用。
张廷模教授,72岁,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达3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全国规划教材《中药学》主编,倡导“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创“中药药性、配伍、功效理论的相对性”学说,构建了“中药学基础理论框架”,首次提出功效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研究成果已纳入主编教材及专著,对中药学学术发展影响重大。
马烈光教授,64岁,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达3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规划教材《养生康复学》《中医养生学》主编。在凝聚前人养生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立而深厚的中医养生学科体系。在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养生的社会推广和养生健康产业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三位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师德高尚,是我校60年办学进程中广大优秀教师的代表。正是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成中医教师的无私奉献,撑起了成中医六十年的光荣与梦想,也必将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全面腾飞,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图、文/党政办郭静 人事处郑川、丁丹 编辑/罗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