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川观新闻报道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4128793?from=iosapp&app_id=cbgc
11年前,成都地铁3号线修至天回镇时,在此意外发现一处西汉墓葬。考古人员随即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医学简牍,即“天回医简”。这批珍贵的医简和当年一同出土的织机模型、髹漆经脉人像等一起,令本次考古发掘项目获评了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隔11年,这批医简得以保护整理并研究出版。4月20日,《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详细披露了医简的整理过程和重要价值。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表示,《天回医简》可能就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历时10年 医学经典重见天日
2012年,当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这批医简时,它们已在水中浸泡了二千多年,残缺散乱已十分严重。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立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成立天回医简整理组开启了对这批珍贵医简的整理研究。整理组结合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简文内容等,并摹仿古人制作简书流程……研究人员用了3年时间解决了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其上用篆隶、古隶及隶书书写的文字共计2万余个。
此后,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等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柳长华介绍,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10年。如今,结集出版的《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详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价值重大 它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
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医简究竟有何价值?柳长华告诉记者,《天回医简》整理研究后至少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确认它可能是失传的扁鹊医书,二是证明《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此外,它和同时发现的经穴漆人一起,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据介绍,在出土医简进行清理时,研究人员便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敝昔是谁?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尤其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医简中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也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柳长华说,根据考古和学术推断,医简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曾记载,西汉初年名医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时间相去不远,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我们反复求证,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它在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主流医学。其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在对医简进行研究时,柳长华还发现了更多惊喜。“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比较研究时,我们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那么它解的经,就是《天回医简》。”
柳长华的结论建立在严谨的考证上。“在成书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了《黄帝内经》约200余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天回医简》中的一句话,在《黄帝内经》中便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他发现,《脉书·上经》主要讲的是“通天”,其中提到“五臧 (藏) 九徼 (窍)十二节,皆鼌(朝)于气”。朝于气,就是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通。这是已经失传的重要医学理论,可以解释针灸治病的文化根脉。这在《黄帝内经》中,便被解释为数十篇。
在天回山汉墓中,同时还出土了一件经穴漆人像,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柳长华表示,它与医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揭示出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揭秘历史 回答为何四川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四川,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这里不断走出名医。东汉时有著名的医学家郭玉,郭玉之师程高和师祖涪翁,同样都是享有盛誉的名医。柳长华在整理医简时发现,四川名医的不断涌现,或许就与扁鹊医学经典入蜀有关。
柳长华说,西汉成帝(公元前26年)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医书,序中说他整理的书是仓公所传。而仓公医学,恰与扁鹊一脉相承。到王莽之乱后,李柱国避祸消失。岂料不久蜀中绵阳一带出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著有《针经》和《诊脉法》。
涪翁是谁?《绵州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华阳国志》记载:李助多方,以兹立称。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书。柳长华表示,“西汉校医书的只有李柱国。李助,应当就是隐姓埋名的李柱国。正因他担任过汉成帝的御医,在王莽时才需避乱于家乡。而按照他的辈份,恰与天回墓主学生相当。”不仅如此,《后汉书·郭玉传》记载,涪翁教了一个学生叫程高,程高又教了郭玉,郭玉则官至太医丞。郭玉是广汉人,即现在的绵阳盐亭人,扁鹊医学就此在川发挥光大。
在整理研究中,专家还发现最早的中医“成方”。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记载了治疗风、痹、瘅、消渴等各类疾病的医方105个,以记述药物配伍和制剂方法为重点,这类医方,称为“和齐”,今称“成方”。柳长华介绍,这种思想源于中华民族“和合致中”“和而不同”的智慧。这是与失传的《伊尹汤液经》或《汤液经法》一脉相承的极为重要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