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第3版刊登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校长余曙光署名文章《活态传承延续中医药鲜活生命力》,以下为报道全文:
?中医药文化的活态性特征体现在无论是中医学的理论观念、辨证思维、独特技艺,还是方药加工、针推手法,以及中医药知识的传承,都是动态的过程,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是中医学的灵魂,是中医活态传承的基础。中医经典的传承有助于提升对中医学核心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拓展临床思路,提高临床思辨能力。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高效性、时代性和规范性,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关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集中反映了古人关于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智慧和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从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产生到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示发现青蒿素,中医药学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药兼具民族性、历史性、现实性和活态性特征。中医药文化的活态性特征体现在无论是中医学的理论观念、辨证思维、独特技艺,还是方药加工、针推手法,以及中医药知识的传承,都是动态的过程,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中医药文化活态性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传承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传承,而是发展的、鲜活的传承。因此,活态传承是时代的呼唤,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中医药包含天人合一和执中致和的思想观念、未病先防和辨证施治的理论特色、大医精诚和医者仁心的医德伦理、亲尝百草和舍己为人的人格精神、博采众长和兼容并蓄的治学风格等。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优势和作用。
当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面临着中医古籍知识难挖掘、民间奇方效方难得认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和思维方式难于复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难以推广应用等问题。从强化中医经典传承、加强中医文化宣传教育,改革名老中医临床跟诊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挖掘名老中医隐性知识等方面构建多维度、多途径的中医“活态”传承体系,帮助实现中医药的规模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发展,从而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人为核心,让中医药传承“活”起来
活态传承的核心是人,无论是名老中医本人还是传承弟子,都是中医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做好活态传承,必须充分发挥好人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让中医药传承真正“活”起来。
中医药文化是活态传承的根脉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包涵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含中医独特的诊疗器物、标识器物、承载文献、业医场所等;非物质文化包括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针灸、中医疗法、中药知识与技艺、中医方剂知识与技艺、中医养生方法、医药卫生民俗等。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应做到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的传承创新,赋予中医文化活力与生命力。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医德医风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灵魂
名老中医渊博而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对疾病的独特认识、高尚的医德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是中医活态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渊博的学术思想与对疾病的独特认识是名老中医在大量实践与学习中提炼形成的,也是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根基,包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起源、形成、发展等。高尚的医德与严谨的治学思想是名老中医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活态传承的灵魂。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诊疗技术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核心内容
名老中医丰富与独特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技术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核心内容。独特的临床经验来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医诊疗技术包括诊疗思维模式与临床诊疗行为两方面。诊疗思维模式是在观察诊治疾病中的思维过程,如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辨证方法、辨证依据、立法处方、用药心得等。临床诊疗行为则包括具体处方用药、针灸按摩、医嘱禁忌等。二者皆属于中医技术层面,皆应做到活态传承。
构建中医药活态传承体系,助推中医药学术传承现代发展
规模化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夯实活态传承基础
中医药学的实践性、经验性特点要求学生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而深入临床,进而才能体会到中医理论的深奥精妙。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通过开设中医传统特色长学制班、开展中医经典知识竞赛、承办流派传承学术会议、建立中医学术传承中心等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活态传承基础。
加强中医经典传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是中医学的灵魂,是中医活态传承的基础。中医经典的传承有助于提升对中医学核心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拓展临床思路,提高临床思辨能力。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通过如下途径加强中医经典传承,强化中医思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开设中医学传统特色九年制李斯炽班、5+3一体化邓绍先班,筑牢中医理论功底。通过分段式学习模式开展中医经典研习,多阶段多环节强化跟师实践,强化经典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通过线上名师讲授、自我测试、线下答疑、临床见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夯实理论功底,不断提高运用中医学理、法、方、药防治疾病的能力。让学生进入传承工作室跟随享誉全国的名家学习,感悟经典,训练中医思维,提高临床能力。
二是开展中医经典知识竞赛,承办全国中医流派传承学术会议,推动经典学习与运用。2015年,学校率先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推行“中医经典知识四六级”考试,其后,学校又联合13所高校开展“西部地区中医经典等级联考”,考察经典背诵、理解、临床应用等能力,以考促学,掀起中医经典学习热潮。将经典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提升经典“悟用融通”能力,传播中医思想,传承中医经典文化。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流派传承大会,建设共享平台,交流经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四川和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建设发展。
三是成立中医学术传承中心,推动活态传承。依托基础医学院传统中医学科,以学校国医馆为基地,成立全国高校首家中医名家学术传承研究中心,打造中医学术传承平台,加快推进中医药活态传承。以传承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建设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川派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特色技艺传承,分批实施数字化、影像化传承记录保护与现代研究,深入开展传统理论、治法方药、特色技术等研究与成果转化。以中医学术传承中心为载体,建立了相关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名师指导、中青年传承、师资博士后学习、中医本科生启悟的一体化中医药传承范式,提高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效率和水平,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实现中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
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基础,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深入挖掘历代名家学术思想,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深厚文化修养、崇高理想信念的优秀中医人才。
首先,深入挖掘名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牵头编写全国首批师承教材和出版系列学术专著,组织编写《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选编》,参与编写《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等,以教材和丛书方式,不断挖掘和总结名老中医思想,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成立国医书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解决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不平衡,中医药特色不突出,中医思维弱化等问题。学校通过设立国医书院,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建设学习生活社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进而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书院模式,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中医药学术认同。
最后,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弘扬中医药文化。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染病流行的巨大考验下,中医人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专业优势。中医药的参与使得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高效的控制,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在疫情期间启动“中医药+互联网”抗击疫情行动,一百多名专家参加线上服务,开展远程诊疗,指导疫情防控。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课堂、微信公众号等宣讲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的特色优势,激发中医学子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集约化助推中医药学术传承现代发展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高效性、时代性和规范性,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关键。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教育元宇宙等技术为名老中医经验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名老中医隐性知识,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式发展,为大数据时代的中医药传承提供范例。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中医学术标准化传承发展带来广阔空间。首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源于临床,结合经典,经反复论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原创性,属于隐性知识。采用虚拟现实、5G网络等信息技术,打破传统跟师抄方模式的客观限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老师的临床现场教学。将前沿的信息技术融入临床现场教学中,为中医活态传承提供技术支持。其次,中医药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特点。中医理论中唯象的、思辨的、人文的内容难以进行量化的继承发展。学生和老师在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可能无法清晰、完整地还原老师的思维过程。借鉴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记录完整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诊疗过程。从诊疗策略、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建立中医专家标准化诊疗程序,对专家的经验、知识、观念和智能进行信息转换。学生通过中医专家标准化诊疗程序习得老师的诊疗思维、临证经验等,从而满足中医临床口传心授的现代化演绎。最后,中医学望闻问切、针灸操作、推拿按摩、刮痧、外治贴敷、导引气功等临床技能的传承依赖老师的示范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掌上金课、慕课、雨课堂等,构建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帮助提升中医人才培养的效果,实现中医临床技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实现集约化的发展。
文章链接:https://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01156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