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针灸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如何提升针灸教学水平,解决针灸教学中“穴位局部解剖呈现难、进针深度角度显示难、危险操作训练再现难、针刺操作水平评价难”的问题,切实强化针灸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针灸教育教学领域重要研究命题。
自2013年起,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针灸推拿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梁繁荣教授及其团队,与成都智数医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针灸穴位理论、针刺技法及临床实践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重构,开发了针灸数字人系统、针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全身针灸仿真人训练系统等系列中医数字化教育产品及智能装备,提供集“教、学、训、评、研”于一体的智慧针灸教学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针灸教学能力的提升。
3D针灸数字人“看见”经络腧穴
该团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国家级精品教材《针灸学》,结合3D数字化技术建立了以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底层的针灸推拿标准化大数据平台,创新推出高精度《3D针灸数字人》模型库,将人体的解剖结构、经络和腧穴形态,以及相互之间的空间毗邻关系立体化、三维动态呈现,使经络腧穴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难以理解的二维图片,以可视化的方式解决了经络腧穴“局部解剖呈现难”的问题。
针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高针刺安全性
该研发团队持续深化中医智慧教学场景应用,推出针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力反馈设备结合,模拟接近真实的人体组织反应和针刺体验,打造沉浸交互式的教学环境。该团队通过模拟真实环境的教学与实训考核,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针灸操作,不仅能清晰“看见”不同针刺层次中肌肉、骨骼、血管、神经、脏器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提升针刺操作尤其是危险穴位针刺操作的安全性,还能准确记录不同穴位的进针角度、深度,以提升针刺操作的精准性,解决“进针深度角度显示难、危险操作训练再现难”的问题。
标准化评价模型克服操作水平主观评价
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针灸数字人基础上,项目团队融合精准3D打印、硅胶灌注定位等技术,通过精准内置肌肉、骨骼等仿真组织,模拟真实针刺感觉;并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算法,系统构建近30种针刺经典操作的标准化评价模型,对传统手法的针刺角度和深度,操作的方向和力度进行精确计算,克服了针灸操作考核主观评价带来的误差,解决“操作水平评价难”的问题,为针刺操作考核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该系列针灸数字化教育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四川、重庆、贵州、广东、湖南、上海等地的30余所院校,被业内誉为新时代“针灸铜人”,成为数智赋能传统针灸教育教学转型的典型代表。
(编辑/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