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守正扬道
——发展中的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7月,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最早独立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历史最早可上溯至1956年学校建校之初组建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详见学院沿革图)。学院现设7个教研室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和研究生课程教研室,并设有青年博士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和专用资料室、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廉洁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学院“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是全国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全国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联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联盟及四川省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联盟发起单位,全国杏林“青马工程”协作会首批理事单位,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温江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单位,学校“青马工程”培训基地,建有成都市百佳学生社团红色文化宣介协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会、抱朴思哲4个学生社团。
学院秉承“守正扬道”院训,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依托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把中医药文化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紧扣学校“四心”“六有”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服务中医药强省战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努力建设行业领先、省内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强院”的战略方针,牢牢抓住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学院下设7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76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9.5%,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28.9%,形成了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较为扎实、数量充足、结构较为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文化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提名”1人。校级“年度人物”3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菁英”3人,校级“教学新秀”3人,校级“最受学生喜爱教师”6人。
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大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以思政课堂为主体,以互联网、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程思政为四翼,强化特色,守正创新,打造“一课一品”的特色实践教学品牌,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一体四翼五度”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1人;全国普通本科高校老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3人;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3人;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特等奖、一等奖3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获国家级奖6项(含最高奖),省级奖10项。
学院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现实需求,立足学校底蕴,整合学校优势资源,集合学科优质力量,凝练学科特色,打造具有成中医风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院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学院建有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校级研究中心;1个青年博士工作室。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医学人文精神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十四五”期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文章200余篇。
学院以“理论宣讲”为引领、“中医药文化”为载体、“特色科研”为切口,唱好“讲、用、谋”三字诀,打造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模式。“讲”在基层,凸显思想理论魅力。学院“红润杏林”理论宣讲团,采用“靶向宣讲”“订单式宣讲”等方式,深入社区、农村、中小学,让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年均开展理论宣讲80余场次,受众1万余人。2023年获评四川省第三批基层理论宣讲团“一地一品”示范项目。研究生“小马驹”宣讲团实践成果连续两年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用”之现实,激活社会实践张力。积极参与成都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共建,打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与成华小学、温江二中签约结对,担任中医药文化“课外讲师”。“谋”于实处,彰显建言献策效力。以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支撑高质量决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成果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纳。学院决策咨询成果多次被中央统战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采纳,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旗帜领航、奋楫扬帆。面向未来,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发展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强化内涵,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底色,彰显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特色,坚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本色,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寻者、研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