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专题座谈会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我们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组织集中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开幕会结束后,学院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大会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深入领会报告丰富内涵,畅谈学习感想。座谈会由学院院长高旭亮主持,学院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师生代表参会。
学院院长刘东梅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和新时代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遂,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第一时间进行理论宣讲,让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开展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担负起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
学院党委书记高旭亮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令人振奋,倍受鼓舞。我们为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全方位、突破性和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感到自豪。报告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必须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
学院副院长雷虹艳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们的热盼中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后迎来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意义显而易见。学习、研究、贯彻二十大精神是学院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体教师务必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学习、研究、阐述、宣传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同时,还要多组织教师加强交流,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加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做好二十大精神的“三进”工作。
座谈会上,苏森森、王未强、黄婧等老师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二十大报告气势磅礴,令人振奋,既充分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伟大成就,又提出了新目标,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大家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自身专业和理论优势,从多角度对二十大报告作深入的理论研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出现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融进大学生头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附:学院师生心得体会
刘蓓(学院教学科研科科长):回望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我们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力,离不开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凝聚力,这些成就和变化,让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如今,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立足思想看实践、立足机遇看挑战,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工作与生活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记初心、坚守信念。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以更高的热情与活力融入到工作之中,倍加珍惜、倍加努力,用信念、实干、担当、创新把梦想变为现实,怀揣初心,立足岗位,砥砺奋进,为学校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森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名思政课党员教师,我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广大青年学子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四个自信”显著增强。未来我们将第一时间把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使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加彰显,凝聚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矢志奋斗的青春力量。
张龙成(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回望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可谓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正义。与此同时,不仅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今天召开的二十大将是党和国家踏上新征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社会将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向前,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一定会克服发展道路上的一切惊涛骇浪,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复杂形势下必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家。
唐雪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安全支撑”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基层教师的一员,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师德师风标准,积极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效,以敢担当,善作为扎实服务本职岗位。
林彦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副教授):此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作出了重要讲话,其中就教育方面提出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确,“强国必先强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心系学生、心系教育,坚持“教”的前提不仅要有爱心、有真情、有活力,而且要有思想、有水平、有能力,如此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朱晓静(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致力人类和平与发展,始终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注重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巨大的风险挑战,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斗争精神,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促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得到显著提升,充分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风范。
张焰斌(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21级硕士研究生):报告全文闪烁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让我倍增信心。这种信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青马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自觉主动地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走进班级课堂,在宣讲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分享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发挥青马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积极作用,将更多青年学子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一同携手与未来同行,与时代通往,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胡吉(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21级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激情,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用黄大年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争当开路先锋,勇当事业闯将,奋力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好成绩。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组稿|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