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博备用网址_立即博赌场-游戏平台

图片

图片

您的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详细内容

学院动态

凝心聚力共筑教育强国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师生关注并热议全国两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7 16:08:1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多渠道观看、了解会议进程,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围绕教育话题开展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学校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马院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旭亮: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国家发展擘画了蓝图,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待遇保障” 等重要理念和举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盼。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全面贯彻两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梅: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意气风发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令人倍感振奋和鼓舞。李强总理所作的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一体化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立德树人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雷虹艳:在全国“两会”期间,教育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对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这些成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以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导,结合学院特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我们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研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们要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和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龙成教授: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两会精神,我深感国家以“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尤其在科技创新、民生保障、风险化解等领域释放了鲜明信号。新征程上,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把最新的指导精神带入思政课堂,让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步骤!  

 

  马克思主义学院阳斌教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令人深感振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聚焦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科研与教学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结合我国政治和文化背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刻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论,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飞副教授:两会期间,习近平看望参加中国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立德树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必须因时而进、因人而异、因势而新。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要有新内容,及时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真正把道理讲进学生心里。拓展实践育人要有新阵地,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拥抱祖国大好河山,走进城乡基层一线,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把思政小课堂进一步融入社会大课堂。做好网络育人要有新方法,加大优质内容供给,努力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怡尧副教授:深入学习李强总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报告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高度契合。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引,深化科教融合,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教研室将推动思政课程与中医药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路径,助力国家科技战略。报告强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从就业、医疗到养老,处处体现对人民群众福祉的关切。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在教学中融入民生政策案例,如乡村振兴中的“三农”实践、养老服务创新等,引导学生理解“发展为了人民”的深层逻辑。报告要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这些举措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教研室将组织专题研讨,结合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等议题,深化理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头脑。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培养更多扎根实践、心怀家国的时代新人,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理论智慧与实践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苏森森副教授: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凝聚共识、催人奋进。作为思政课教师,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锻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新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下大功夫,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辨析多元文化思潮,通过加强跨学科交流、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晓静副教授: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秉持立德树人总任务的基础上,持续深入钻研党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并能够将所思所想深入浅出的融合到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意识形态。报告还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下一轮的改革重点,作为一名教师,积极探学习探索数字技术,努力搭建高效便捷的智慧课堂,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教育强国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婧副教授: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在复杂形势下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特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科研工作,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娟副教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精神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将从融入最新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科研创新,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完善教研室管理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等方面将落实精神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努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继红副教授:政府工作报告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6G”等前沿领域列为未来产业重点,作为高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科技创新与教育深度融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教学模式转变。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学习,并掌握相关工具,将其融入课程设计、作业评价等环节,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例如通过对比AI生成内容与人类创作的差异,培养信息甄别与伦理意识?。我们应该以两会精神为纲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念创新、模式重构与技术赋能,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智慧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河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结合两会精神,我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创新教学方法,将国家发展成就、科技创新成果等融入思政课堂,通过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其次,积极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后,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师德师风,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范丽丽:今年的两会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之际召开的一次全国盛会,意义重大。《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令人振奋。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我深受鼓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留学报国传统,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思政课更有时代的热度、理论的厚度、情感的温度,以实际行动锤炼师者匠心,赋能教育强国。深耕专业,潜心科研,立足本职久久为功,聚焦发展建言献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23级研究生谭潇:全国两会的召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过去一年,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和蓬勃向上,对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今年两会教育议题的“热”,折射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盼”,而教育改革的“实”,则需以制度创新回应时代之问,以理论深度滋养实践温度。未来,我们当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洪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让教育真正成为共同富裕的基石、民族复兴的引擎。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23级舒雯雯:作为一名受益于国家系统教育的研究生,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让我真切感受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温度和力量,精准回应着学生们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站在“十四五”承前启后的新起点,拥有学生和兼职教师的双重身份的我,深知教育强国的蓝图需要每一个人的接续奋斗。未来,作为一名学生,我将以奋斗者的姿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同时作为一名兼职老师,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传递这份热忱与信念,与万千青年同行,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应思

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员


马院微信公众号
---

院飞说微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