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形成于1956年建校之初,学科专业含中医各家学说及中国医学史,由孔健民、曾应台、李介明、王于民等知名专家开创,后在邹学熹、郭子光、赵立勋、章生懋、黄英志、陈先赋、和中浚、谢克庆、孔祥序、宋兴、李戎、欧阳利民、李继明等专家的发展下,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1987年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获得硕士授位点,2004年获得博士授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对青年教师、师资博后的培养,2009年郭子光教授获评首届“国医大师”。现在学科在职教师传承前辈求真求实、严谨治学的精神继续攀登新高峰,迈向新高度。
学科以突出名家创新性学术见解和独特诊疗经验为主线,对古今名医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如宋兴教授撰写《临证解惑》(1997),主编《医易经典导读丛书》(2008)、《中华大典·典志部》(2005)等专著,撰写《岐黄求真集》(2022)广受读者好评。学科组织全国专家主编《现代中医治疗学》(主编郭子光),该专著以“病证结合”为主线,以辨证论治为主体,将当代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点滴经验荟萃其中,反映了当代中医对现代疾病的辨治水平,该书于1997年获省科委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学科专家主编全国行业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和师承教材《中医学派概要》等,承担本科及硕博士研究生《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派概要》《历代名医医案选读》等课程,2005年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21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课题34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北大中文核心学术论文57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和专著25部。
教研室现有师资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四川省学科后备带头人1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学科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主要研究方向:
1.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
2.中医文献学发展史研究
3.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
学科特色与优势:
1.学科积淀深厚,历来重视对历代文献的研究,多次承担国家级、部省级课题,进行中医文献的整理修撰工作。学科的研究重在揭示中医文献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医学理,以期明其所以然之理。
2.学科在学术研究上重视理用结合,坚持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活态传承。注重以传统经典构建的理论为纲,以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心法为目,复活前人学术灵魂,强调学以致实用,在穷理中求真,于临证中求实。
3.学科在学术研究上坚持守正创新。学科既有研究古代文本文献的方向,亦有关于中医理论科学性进行量化表达的课题;既在对历代名家的学术论著进行持续的深刻解构,也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名家独到心法运用到中医优势病种治疗中的有效机制的微观实证化的进行不断探索,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