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赋能 | 冬令营学术科研组开讲
2022年1月11日上午,“管理赋能”冬令营学术科研班培训拉开帷幕,本次培训邀请民族医药学院副教授张丹、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瑞华、医学技术学院杨中柱、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程树磊,及各小组指导老师作专题分享,学术科研组30余名同学到场学习。
11日上午,各课题小组分别围绕科研的选题、科研方法、数据采集分析、科研项目意义等方面,以现有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项目的市场痛点及下一步计划,安排部署下步工作方案,为新学期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和基础工作。
张丹副教授以“把自己作为方法-我的人文社科研究心得”为题,结合实例,阐述做科研要学会总结、教学、访谈,更要和社会发生交互作用。随后她以个人求学经历及经验、感悟,坦言道“自己是个喜欢折腾的人”,告知大家科研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要学会在跌跌撞撞中积累起向上的力量。带领同学们理解科学研究相关的概念、意义,人类学研究方法及书写申报书的技巧;她表示,科研需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建立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探索自己的未来,为弱势群体发声。
1月12日,张瑞华副院长以“为什么做科研”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要主动思考学习目的和人生发展方向,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她强调,科研是训练思维方式的绝佳途径,要训练大脑思考,学会提问,为改变而问,为科学而研究,要把思维聚焦于学习,而非单纯地评判,要做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味抱怨的人。她介绍了书写标书的方法,即有目的筛选阅读文献,做有效笔记。她鼓励同学们,科研是充满乐趣和痛苦的旅途,要听、读、思、做四者结合,慢慢探寻自己的科研之路。
“我们的同学总在做实验前,在顶楼眺望那座最高峰,望到峰顶了,实验就会成功了”,医学技术学院的杨中柱老师以风趣幽默的方式为同学们还原了他在实验室工作场景。分享中不难看出实验道路上总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艰辛与瓶颈,需要凭借专业知识和顽强的意志力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不懈努力,勇攀高峰,正如杨老师所说“扛过一个困难,度过一个瓶颈后,我们总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东西”。杨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互联网+等比赛的详细计划、团队的自评规则等。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的程树磊老师,以“内卷”引入话题,内卷其实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再加上新媒体、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社会已经达到了投入和收益的最高点。躺平不等于躺赢,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改变了你原有的方向。他强调,做科研就是突破自己的极限,是创造知识,同学们应边做科研,边学习知识。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保持一颗求学创新之心,做到学问好,学风好,高要求规范写作,学会“降维打击”,保证输入,方可输出。
冬令营的时光已经过去大半,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参加讲座,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教学相长,共同期待接下来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