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医学营养学微专业立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大健康事业产业发展的需求,聚焦营养/食物与人类健康的大健康理念,发挥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以营养健康管理、膳食管理、营养支持等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通过相对系统和迷你精干的特色核心课程学习与实践,开拓视野,快速提高营养学科核心能力。
专业负责人:饶朝龙,医学博士,教授,注册营养师,主要从事营养食疗与食品安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积极服务于人才培养。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能够对人体营养状况及膳食营养进行评价、管理和指导,能够开展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及营养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医学营养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营养专业知识,包括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食品营养评价、食品营养设计与配餐、健康饮食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3. 具有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干预和营养/食养食疗指导的能力。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招生对象
全校范围内于2024年秋季学期进入大二阶段的本科生。
计划招生20人。
(二)招生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表现优良。留学生还应对华友好,遵守中国法律。
2.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每名学生可申请修读多个微专业,但单次报名只能申报1个,待修读完成后方可申请下一个专业。学生主动退出微专业学习者,可给予一次机会报名修读其他微专业。
五、修读方式(含学制、授课方式、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学制2年。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医学营养学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一)学分认定
中文类微专业的写:学生按要求修读课程,参与考核,所获学分不可转换为主修专业学分,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修读课程不参与本人保研排名、不计入学业预警;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影响其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其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
(二)证书授予
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应课程、环节,并通过考核者,可提交结业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颁发微专业证书,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确定。
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七、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一)招生时间
2024年8月5日开放报名系统,8月21日24点前截止。
(二)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学生本人登录教务管理系统,通过“报名服务”——“考级报名”——在手指标记处点击“报名”——选择拟报的专业——核对报名的专业,并勾选“我已确认身份信息、照片信息无误”——“确定报名”。
八、微专业课程费用
不收取修读费用。
九、微专业课程简介
医学营养学微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营养学、食品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和中医营养学。基础营养学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开端,为以食物为载体的食品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等实用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中医营养学主要发挥中医学特色,从食养食疗角度探讨食物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将营养学的知识范围形成完整体系。
1. 基础营养学,课程负责人陈艺
基础营养学主要介绍各类营养素及食物中其它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缺乏所致营养缺乏病或过多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食物来源,体内代谢途径等,是营养学分支中的基础课程。
2. 食品营养学,课程负责人段威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对人体的影响,或者是人体以最有益于健康的方式来利用食品的科学。
3. 公共营养学,课程负责人马晓菊
公共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疾病和通过改善人群的饮食习惯以提高其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的科学,是营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社会性、宏观性和多学科性特点。
4. 临床营养学,课程负责人李湛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有益成分与病人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各种疾病的营养代谢特点、营养需要、营养治疗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5. 中医营养学,课程负责人游宇
中医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饮食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
十、咨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