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两个一流”应注重四个坚持(凭栏处)
曹国永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07日 18 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继“985”“211”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积极行动起来,从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资源的维度进行认真思考与顶层设计,突出办学特色,强化现有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创一流。
坚持发展定位差异化,做好“两个一流”建设规划。长期以来,高校发展定位的趋同令人诟病。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目标要求,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要求更趋多元化,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学科也应多样化。世界一流大学既不局限于综合性大学,也不受制于学校规模,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一流贡献的大学,都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传承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强化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规划好学校“两个一流”建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坚持发展目标科学化,把握“两个一流”建设方向。一流的学生是一流大学的根本特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高校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两个一流”建设的目标,坚决避免重科研轻教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将一流人才的培养作为“两个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教融合、产学融合,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发展路径特色化,选准“两个一流”建设突破口。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一流学科为基础。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建设资源分散,学科特色凝练不足,学科重点突出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高校应当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进一步汇聚优秀人才,将学科建设的重点确定为适合国家战略需求、具备良好发展基础、能够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坚决避免平均用力,集中力量建设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学科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一流学科,使部分优势特色学科率先冲击世界一流水平,进而带动学校整体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坚持发展资源多样化,确保“两个一流”建设保障有力。长期以来,高校的发展模式相对封闭、资源渠道相对单一。现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建设“两个一流”需要较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基础上,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快开放办学步伐,不断拓展开放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依托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进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积极争取和吸引社会支持,不断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多方面汇聚资源,为“两个一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通过健全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和开展学科自评估等措施,不断淘汰对社会贡献不大、发展潜力不足的学科,进一步提升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